自從印度財政部長在Budget 2023演講中表示取消晶種進口關稅以來,我一直在關注印度方面的輿論動向。在眾多圍繞切磨工人就業(yè)率、消費市場擴張等等的討論中,有一篇今天出現(xiàn)在AIM(analytics india magazine)上的評論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。
這篇文章的作者叫Ayush Jain,資料顯示是一名“科技記者”,但通過容貌對比,我個人覺得他有可能就職于麥肯錫。Ayush寫過很多優(yōu)秀的科技類分析文章,包括ChatGPT、半導體芯片等等。今天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CVD金剛石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的廣闊前景,以及印度對于CVD的重視程度。我用盡量通俗的方式解讀一下——
自從可以通過人造的方式制作鉆石以來,不但消費市場的熱情被迅速點燃,就連圍繞人造金剛石的一系列科技領域也看到了快速發(fā)展的希望,其中就包括了前沿科技:量子計算。
大概的理念是這樣的:在量子計算中,科學家需要一種具備稀有缺陷的金剛石/鉆石,它能將“旋轉”等量子態(tài)保存幾毫秒的時間,科學家能夠記錄和使用這些狀態(tài),進行計算和數(shù)據(jù)的存儲。之所以青睞金剛石,是因為這種材料即使在室溫下也能正常運轉。
不過具備這種特殊缺陷的“材料”在天然鉆石領域很難找到,即使有,其價值也非常高。但是培育鉆石/人造金剛石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,讓科學家們看到了以較低成本制造這種缺陷特征的可能,因此為量子計算能力的發(fā)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想象空間。
Ayush認為,我們正處在一個“量子突破”的時代,這個逐漸邁向成熟的行業(yè)很有可能會快速實現(xiàn)商用化。經(jīng)過查詢,我找到了一篇BCG在2021年7月發(fā)表的文章,該組織認為量子計算機行業(yè)將在未來3~5年創(chuàng)造100億美元的市場價值,并在30年內形成8500億美元的市場價值。
全世界有很多企業(yè)和研究機構(包括學院)正在參與其中,但印度目前在這方面的參與度比較低。該國“唯一已知的”此領域研究者叫 Kassuri Saha,她正在領導IIT Bombay學院的光子學和量子支持感應技術實驗室,主要致力于使用金剛石的氮空位中心(NV)在精密計量學、傳感和成像中的量子應用。
此次Budget 2023演講中,印財政部長就表示要為IIT提供42億盧比的款項,用來建立一個“國家培育鉆石中心”。除了鼓勵培育鉆石的生產(chǎn)和設備技術開發(fā)外,有一部分就會用于量子計算領域的研究。
在高溫高壓和CVD之間,為什么印度會選擇重點發(fā)展CVD呢?除了那些經(jīng)濟的甚至政治的理由之外,CVD在前沿科技中的應用前景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比如量子計算、熱冷卻解決方案、納米金剛石電池等等。請注意:沒有人否定高溫高壓金剛石的工業(yè)應用,只不過印度方面選擇將CVD作為發(fā)展重心。
Ayush表示,圍繞量子計算的討論聲正在印度興起,該國政府看到了這個領域的重要性,并且與美國方面達成了一定的合作(注:我沒有找到與兩國合作相關的詳細資料,請謹慎參考)。
總而言之,印度并不像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只注重發(fā)展鉆石切磨行業(yè)、只愿意做一些“行業(yè)中游”的事兒,而是已經(jīng)開始關注、并在政府的支持下發(fā)展人造金剛石/鉆石在前沿科技領域的應用。我國已經(jīng)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一些杰出的成果,但業(yè)內還是要時刻保持長遠的目光,將金剛石的工業(yè)和科技應用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來看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