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屬粉體中的原子間距會隨粒徑的減小而變小,因此,當金屬晶粒處于納米范疇時,其密度隨之增加。這樣,金屬中自由電子的平均自由程將會減小,導致電導率的降低,由于電導率按σ∝d3(d為粒徑)規(guī)律急劇下降,因此原來的金屬良導體實際上己完全轉變成為絕緣體,這種現(xiàn)象稱之為尺寸誘導的金屬—絕緣體轉變。
納米粒子與粗晶粒子在磁結構上也有很大的差異,通常磁性材料的磁結構是由許多磁疇構成的,疇間由疇壁分隔開,通過疇壁運動實現(xiàn)磁化,而在納米材料中,當粒徑小于某一臨界值時,每個晶粒都呈現(xiàn)單磁疇結構,而矯頑力顯著增長,例如納米Fe和Fe2O3單磁疇的臨界尺寸分別為12nm和40nm,隨著納米晶粒尺寸的減小,磁性材料的磁有序狀態(tài)也將發(fā)生根本的改變,粗晶狀態(tài)下為鐵磁性的材料,當粒徑小于某一臨界值時可以轉變?yōu)槌槾艩顟B(tài),如α-Fe、Fe3O4和α-Fe2O3粒徑分別為5nm、16nm、20nm時轉變?yōu)轫槾朋w。納米磁性金屬的磁化率是普通金屬的20倍納米粉體的這些磁學特性是其成為永久性磁體材料、磁流體和磁記錄材料的基本依據(jù)。